健康医报网 -> 资讯 -> 雪域寻医路:退休中医王野松的高原探源之旅

雪域寻医路:退休中医王野松的高原探源之旅

栏目:资讯 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作者:秦开   时间:2025-05-11 07:55   阅读量:13487   会员投稿

在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,一位银发老者正俯身观察着藏医熬制"佐塔"的铜锅,升腾的烟雾中,他布满皱纹的双手微微颤抖——这不是影视剧中的场景,而是著名中医专家王野松真实的考察日常。

作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走出的国医传承人,这位曾两度获国家表彰的中医专家,在退休后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:用脚步丈量青藏高原,在藏医文化的发源地寻找中医发展的新可能。

雪域寻医路:退休中医王野松的高原探源之旅

高原反应击不垮的医者执着

2023年盛夏,当同龄人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时,王野松背着装满《四部医典》抄本的行囊,踏上了西藏那曲的冻土。这里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60%,每走百米就需要停下喘息,随身携带的血压计显示他的收缩压飙升至180mmHg。"藏医先辈能在此行医千年,我有什么理由退缩?"他在日记中写道。为记录藏药"七十味珍珠丸"的炮制过程,他连续三天守在零下10℃的晒药场,手指冻得失去知觉仍坚持拍摄每个细节。

雪域寻医路:退休中医王野松的高原探源之旅

这种近乎苛刻的求知精神,源自他四十年中医临床的积淀。师承国医大师段富津研习方剂学,在前苏联作为优秀中青年中医专家研学时,王野松始终坚信"医学无界",为前苏联友人传授中医知识。

后在莫斯科国立医科大学讲学时,他发现藏医"龙、赤巴、培根"的三因理论与中医阴阳五行存在奇妙呼应,这成为他西行探源的最初动因。

雪域寻医路:退休中医王野松的高原探源之旅

雪域对话:当银针遇见铜制"尿诊"壶

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,王野松目睹了藏医外治法的精妙。僧医用牦牛角进行火灸疗法,牛角在特定穴位游走,患者额头的汗珠与牛角蒸腾的水汽交织。"这与中医刮痧的经络刺激异曲同工!"他激动地在考察笔记中记录。当看到藏医将铁屑置入诃子汤中炮制"水银洗炼法"时,这位研究过《雷公炮炙论》的老中医陷入沉思:两种古老医学在矿物药加工上的智慧碰撞,或许能为现代中药重金属难题提供新思路。

雪域寻医路:退休中医王野松的高原探源之旅

医道同源:在差异中寻找共鸣

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,王野松形成独特见解:"藏医与中医是并蒂莲,根系都在中华文化沃土。"他发现,两地医学都强调"治未病"理念——藏医《月王药诊》记载的饮食起居调养,与中医"上工治未病"不谋而合;在药材应用上,藏红花、红景天等既是藏药珍品,也常见于中医活血化瘀方剂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最新